生物制藥潔凈工程工藝給水系統詳解
一、水泵設備接地
水泵設備接地是確保工藝給水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。接地應符合電氣安全規范,防止靜電積累和漏電風險,這不僅能保護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,還能避免因電氣故障對設備造成損壞。同時,需定期檢測接地電阻值,確保其始終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,一般來說,接地電阻應不大于 4 歐姆。

二、閥組安裝
閥組安裝需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圖進行,確保閥門類型、方向和位置正確。不同類型的閥門具有不同的功能,如截止閥用于截斷水流,止回閥用于防止水流倒流等,只有正確選擇和安裝閥門,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。安裝后需進行密封性測試,可采用水壓試驗等方法,確保無泄漏現象。此外,還應標注開關狀態以便操作和維護,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生產事故。
三、管道標識清晰美觀
管道標識應包含介質名稱、流向箭頭和壓力等級等信息,采用統一規范的標簽格式。清晰的標識能讓操作人員快速了解管道內介質的情況,便于進行正確的操作和維護。標識需清晰醒目,粘貼牢固,避免脫落或模糊不清。在選擇標簽材料時,應考慮到潔凈室的環境特點,如耐腐蝕性、耐高溫等。
四、成品穿墻套管安裝
穿墻套管安裝需預留適當間隙,填充密封材料以保證潔凈室的氣密性。潔凈室的氣密性對于維持室內的潔凈度和壓力梯度至關重要,若氣密性不佳,外界的污染物可能會進入室內,影響藥品生產質量。套管材質應與管道匹配,避免因材質不同而產生電化學腐蝕等問題。安裝后需檢查密封性能并做好防腐處理,延長套管的使用壽命。
五、管道坡度設置
管道安裝時需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設置坡度,確保介質能順利流動,避免積水現象。積水不僅會影響介質的輸送效率,還可能滋生細菌等污染物,污染工藝用水。對于輸送易沉淀或有雜質的工藝用水,坡度應適當加大,以減少管道內殘留物質堆積。坡度方向需與介質流向一致,安裝后需通過水平儀等工具進行復核,偏差不得超過規范允許范圍。同時,在管道低點應設置排污閥,便于定期清洗和排凈積水,保障水質潔凈。
六、水質監測系統
工藝給水系統需配備完善的水質監測系統,實時監測水溫、pH 值、電導率、微生物含量等關鍵指標。這些指標直接反映了工藝用水的質量,如水溫過高或過低可能會影響藥品的穩定性,pH 值不符合要求可能會導致藥品變質等。監測點應設置在水泵出口、主要分支管道及用水點附近,確保能全面反映系統水質狀況。監測數據需實現自動記錄和超標報警功能,當某項指標超出設定范圍時,系統能及時發出警報并聯動相關設備采取應急措施,如自動切換備用供水回路或啟動消毒程序。此外,需定期對監測儀器進行校準,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七、管道支架安裝
管道支架的選型和安裝應符合承重要求,避免因支架松動或變形導致管道位移、泄漏。支架所承受的荷載不僅包括管道本身的重量,還包括管道內介質的重量以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附加力等。支架材質需具備耐腐蝕性能,與管道接觸部位應采取絕緣措施,防止不同金屬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。支架間距需根據管道直徑和介質特性合理設置,確保管道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過大撓度。安裝時,支架應與墻面或地面牢固連接,且不得影響潔凈室的氣流組織和衛生清潔。
八、消毒滅菌裝置
為保證工藝用水的無菌性,系統需配備相應的消毒滅菌裝置,如紫外線消毒器、臭氧發生器等。紫外線消毒器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,能有效殺滅水中的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;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具有強氧化性,也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滅菌效果。消毒裝置應安裝在水泵后、用水點前的關鍵位置,確保水流經過充分消毒。同時,需定期對消毒裝置的性能進行檢測,如紫外線燈管的輻照強度、臭氧濃度等,及時更換失效部件,保證消毒效果符合工藝要求。此外,還應制定完善的消毒周期和操作規程,避免因消毒不徹底導致微生物污染。
綜上所述,生物制藥潔凈工程工藝給水系統的各個環節都相互關聯、相互影響,只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要求進行設計、安裝、運行和維護,才能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,為藥品生產提供優質、安全的工藝用水,從而保障藥品的質量。